作者介绍:

王健宜教授,1957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现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会委员、全国商务日语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2010年12月的日语能力考试,在万众瞩目与期待中如期而至却又匆匆而过。短短一个下午,给千千万万学子和他们的亲人带来了无限感受。因为这是日语能力考试改版后首次N1-N5五个级别全部开考,因此备受全球相关人士关注。而就其特点而言,可圈可点之处也颇多。以下从难度、题量、倾向、启示四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看法。

•2010年12月能力考“难度”如何?

首先,谈谈“难度”。大家最关心的是这次考试“难吗” ?这个问题最常见的回答也许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但这不算回答,还是要和以往的考试以及考生的心理期待相比较,给出一个基本判断。这次的考试,难度适中,其中,语言知识部分稍显容易,而读解部分则因为内容多,文章杂,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分稍难。文章不仅长、中、短文扑面而来,问题的提法也是花样翻新,难免给考生“难”的印象。其次,文章类型更是无所不包,有议论文,说明文,也有广告,还有通知、告示一类的文章。不同类型的文章会有不同的文体,使用特有的一些词语、句式、结构,提出的问题也各具特色。听解部分和以往的考试相比,难度提升不大,但是对考生的“真功夫”即听解、速记、整理、判断、答题的连续动作提出了要求,考题的区分度正在这里。假如就此而言,听解部分也颇有难度。

•2010年12月能力考“题量”太大?


“题量”是考生关心的第二大问题。常有考生反映,时间不够,题做不完。其实,“题量”和“难度”是密切相关的,题量大本身也是难度的一种表现。就这次考试而言,总体题量不小,足足让考生忙活了一阵,从现场来看,没有几个考生早早就写完了等着结束。但是,只要你用一次完成的方式进行回答,基本上答题时间还是够用了。可见,题量基本上是按照看一遍稍加思考就能回答为标准设计的,换言之,要求考生“看一遍就会”是这个考试的测试标准。

•此次能力考的出题倾向

所谓“倾向”是指出题倾向,这是本次考试改观最大之处。本次考试的出题倾向,一言以蔽之,考能力!无论是读解出现的各色文章,还是听解的拼实力,要求你就是靠“听”来理“解”,都突出了靠实力考能力的明显倾向。考题中许多都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真实场景,体现了“用日语解决问题”才是“日语能力”的基本理念。反之,以往那些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按照学问来划分的考试板块如“文字、词汇、语法”等正在逐步淡化,让位于要求考生运用这些死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考能力”。简言之,看得懂,听得懂,能用语言去解决问题,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直接体现。由此可见,日语能力考试正在回归本源,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从考“わかる”到考“できる”,是理念的飞跃。

•此次能力考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谈谈“启示”。通过本次考试,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受到我们以往很熟悉的日语能力考试正在发生变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都要随之变化。首先,回归原点,培养能力。学生也许会更多地问自己“我读得懂吗”,“我听得懂吗”?面对一个个问题,不是简单地寻找和背诵答案,而是想想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也会发生变化,从把能力分解为若干知识的板块,分头教学,到围绕能力培养,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变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随之教材、教法、教室等都会慢慢地与“与众不同”起来。从这样的视点考虑,考试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教学的改革。

大考过后,大家都在思考。以上浅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