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し)の曰(のたま)わく、学(まな)びて時(とき)に之(これ)を習(なら)う、亦(また)説(よろこ)ばしからずや。
朋(とも)あり、遠方(えんぽう)より来(き)たる、亦(また)楽(たの)しからずや。
人(ひと)知(し)らずして慍(うら)みず、亦(また)君子(くんし)ならずや。

日语原声朗读

現代語訳|现代日语译释

先生がおっしゃった。学んでは折りに触れて復習する。(だから上達実感できる)なんと喜ばしいことだろう。真に理解してくれる友人が、遠くからひょっこり訪ねてきてくれる。なんと楽しいことだろう。世間の人が認めてくれないからといって恨み言を言わない。こういう人をこそ、君子というのだ。

孔子说:“学习需要按时温习。(这样才能有进步)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相会,这是多么令人快乐啊!世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并不生气,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 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声明:双语文章中,中文翻译仅代表译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论语》在日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