笈川幸司,清华大学外教,日语教学专家

他有着超凡魅力,被誉为“鬼川”。在1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通过自己的摸索和探究,针对中国学生的日语发音问题,独创了纠正中国学生日语发音的“笈川乐谱”、“演讲秘笈”、“朗读秘笈”、“背诵秘笈”等学习方法。出版过《一番日本语》《对话笈川》《笈川日语朗读教科书》《笈川日语演讲教科书》

点击查看笈川老师的部落主页>>

以下是笈川老师给大家分享的精彩内容↓↓

最近,经常在全国各地作讲座,经常会有北京以外地区的学生向我提问。其中,提的最多的问题是“笈川老师,您总是说要重视一步一个脚印,或者说要重视重复做同一件事。笈川老师成为日语教师之后,是怎样走到今天的呢?”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聊一聊每天重复做同一件事的重要性。如果每天都不刷牙,会怎样呢?如果每天都不洗脸,会怎样呢?

首先,我们来想象一下此类情形,然后再阅读下面的文章吧。

2001年,在北京的一所民办学校,我成为一名日语教师。

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讲课。我扯着嗓子讲课。因为当时我的技能只是高分贝的音量。只是想着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这个优势。说到这,当时我的座右铭是“黔驴技穷”(笑)。

一天,包括校长在内的五六位老师来教室听课,是想考量我这个新人是如何上课的吧。

讲课当中,一名学生提出问题。我马上看着校长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那么,请校长告诉我们答案吧”。这时候,之前一直抱着胳膊听我讲课的其他老师的脸色一下子都青了。校长一时间语无伦次不知如何应答。清楚校长不能回答那个问题后,我便一一叫前来听讲的其他老师们“那么,王老师,请您回答这个问题。”“张老师,请您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我说,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这样的问题会伤人,会驳人面子,我知道你没有恶意,但是今天在这里,你无意伤人的事请你一生都不要忘记。”

2002年,之前在几所民办学校教授日语课程的我当上了清华大学的老师。身边的人都笑我“一步登天”,但是我下定决心要在清华大学付出比他人多倍的努力。每天,我都对自己说“价值并非体现于身在此处,而是体现于在此做事。”

来到清华后马上成为好朋友的是王燕副教授。一年365天,每个晚上都能接到她的电话。一个人的生活是寂寞的,所以王老师的来电成了我每晚的期待。

而我所做的,就是隔着电话纠正她在朗读教科书时的日语音调错误和发音不准确的地方。每天晚上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有时也会是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开始时确实很无聊。跟大学时代在面包厂打工时的机械性工作极其相似。但是,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开始明白中国人发音的特点和错误之处。托王老师的福,我掌握了另一项(授课)技能。那就是能够马上发觉发音和音调的错误,提示正确的读音和不正确的读音,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指导对方正确读音的技术。现在回头想想,原本是针对她的练习,不知不觉间却成为针对我的练习。

第二年,驹泽千鹤老师来到了清华大学。按来校顺序来讲的话,比我晚来的所以应该是我的后辈。不过,听了一次驹泽老师的课程后,我被她精彩的授课所折服。以后两年内的每一个日子,无论周末还是暑假,我都把她尊崇为老师,向她讨教授业之法。两年时间里,学到的独特的会话课授课方式成了我最新的武器。

同时,继续提升发音指导能力。将从王老师那学来的技能,在之后的三年时间中运用到对于学生的指导中。期间向发音学权威东京外国语大学鲇泽孝子教授学习了基础发音学。“邮件之师”鲇泽老师通过每天互发的邮件,特别教授了我音调规则和声音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之前对于学生,只是凭感觉去进行发音指导,此后便开始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发音指导了。

这期间,在比赛等活动中我的学生们表现活跃,得到了企业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卡西欧公司吉田社长从2007年开始大力支持我在北京举行的比赛。那时,不仅体会到指导演讲的苦与乐,也感受到了举办比赛的欢喜与艰辛。

之后,以比赛为主,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们一起交流的机会增多了。日本大使馆的大使评价我说“现在笈川老师所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中日友好”,大使馆的活动也每次都会叫我去参加。另外,通过出版社出版图书,在全国各地举办演讲,长假期间举办特训班。

但是,现在不再做发音指导了吗?并非如此。每周六早上六点钟,也就是大部分学生们还在睡觉的时候,学习热情十足的5位一年级学生会来到我的房间,指导他们发音。每周二下午,以研究生为对象,进行口语练习。周末在北京各地举行比赛,几乎每天都会到北京市内的某个大学参加会议。另外,这学期开始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始学习语言学。在清华大学讲课的空档时间,去日研中心学习。读论文,提交报告。所以有时感觉会很忙。但九年来,我一直在重复做同样一件事。为什么会如此说,重复做同一件事掌握一项项技能,总是对此抱以感激之情。

今天说的有点多了。每天坚持一点点是最重要的,不要将此仅放在口头上,每天还要付诸于行动。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沪江专访笈川幸司:中国最强“热血”日语外教

>>更多内容请关注笈川老师的部落主页<<

笈川幸司系列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