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牛郎织女、愚公移山……小时候,你是不是亦曾在夏日的夜晚眺望漫天星空,听着老人摇扇讲出这一个个传说?长大后,你有没有憧憬过将这些故事分享给异国他乡的朋友?民间传说是我国文化中的一大瑰宝,现在有一本好书教你如何用日语介绍中国民间故事。那就是河南师范大学刘德润教授所著,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用日语讲中国的民间故事》。本期“沪江专访”带大家走进刘老师和他的民间故事世界。

            
[本期登场人物]

嘉宾刘德润

1947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现任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副处调研员、中国日语教学会理事、中国日本文学会理事、河南省人民政府候补参事等职。曾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主任等职。刘教授1976年曾跟在华日本人住吉里子女士自学日语,由于他学习刻苦,天资聪颖,日语水平提高极快,1978年进入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工作。1982年起,全国主要媒体都曾报道过刘德润老师自学成才的事迹。

刘德润老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各类日语考试,
擅于结合中国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常遇问题,
从出题意图的角度分析,启发学生找到解题办法和技巧。

刘德润教授著:《用日语讲中国的民间故事》

“《用日语讲中国的民间故事》一书是这样诞生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德润老师接受日本大阪府《柏原广报》和鸟取县《建设政经新报》之邀,分别在这两家杂志、报纸上开辟专栏,用日语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民间故事。这 两个专栏都连载了十多年,各有一百多回。日本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被选进初中、高中教材,当成国语来学习,而不是外国 文学。这些课文称为“汉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同时考虑到用日语介绍中国文化、民间故事是我国日语学习者的弱项,刘老师接受了这本书的策划。中国民间故事的浪漫情怀,就这样用日语描述出。

“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当地本土文化影响,发生适应性变化”

中国与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独特的文化交流传统,特别是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古代日本人发明了训读中国古典的方法,阅读中国典籍可以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无论是二十四史也好,唐诗宋词也好,一千多年来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文明进程。浙江工商大学的王勇教授指出:“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着一条书籍之 路。”这条书籍之路与丝绸之路同样伟大。

刘老师说:“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当地历史文化、地理风俗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从而发生 适应性的变化。”例如,“牛郎织女”的故事传入日本后,由于日本山地较多,自古以来体形硕大的耕牛使用不普遍,所以“牛郎”变成了更常见的“养犬人(犬飼 さん)”。而“鹊桥相会”的画面,由于日本是岛国,大大小小岛屿保持联系要靠船只,因此演变为“牛郎划着小船去见织女”这一情节。

“和日本人交谈时,可以用他们熟知的词汇介绍自己姓名”

很 多同学在向日本同学介绍自己姓名、家乡名称时苦于不知如何表达,刘老师给出建议,用日本人熟识的词汇、人名来介绍自己。例如:广州、杭州的日语读音都是 「こうしゅう」。前者可以说「『広い』広州」,而后者说成是「『杭(くい)』の杭州』」,这样对方就会马上明白了。再例如,战国文献《竹书纪年》的出土地点在河南北部汲县(现在改名叫卫辉市)孙杏村。可以说成:「汲县は、水を汲むの汲む。汲む県、孙杏村の三つの漢字は孫(まご)、杏(あんず)、村(むら)です。」

说到人名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比方说姓刘的,可以说「劉備玄徳のりゅう」。姓李的可以说「果物の李(すもも)の李です。」也可以说「李白の李です」。姓阎的可以说「閻魔王(えんまおう)の閻です」。

“发音和语法,是日语自学者的两大瓶颈”

刘老师自1976年起跟着在华日本人住吉里子女士学习日语(详情请看刘德润老师回忆恩师美文>>),可以说也和沪江日语很多用户一样是“自学成才”。回忆起初学日语时的事,刘老师感慨对于自学者来说最难的就是日语发音,一定要大声朗读给别人听,让他人指出你语音的缺点和不足。此外日语语法也是难点,要吃透一部语法书,多做笔头、口头练习。日语的助词、助动词都是汉语中没有的,为了正确使用这些词至少需要 下功夫花5、6年的时间。此外,老师建议有意向做翻译的同学,一定要学习古典语法。没有古典素养,只能完成一般翻译任务而难成大器。

几十年前刘老师自学日语时,资料书籍很是有限。他抄写过北大陈信德先生编写的语法书,抄写过文革前北大的日语精读教材,也抄写过北二外的教材。此外听力教材几乎没有,只好每天收听北京的对日广播、日本NHK新闻广播,每天都听到深夜。逐渐听懂后,感到无比兴奋和快乐。文革中,刘老师背完了一万多单词的日语袖珍词典。老师寄语所有自学日语的同学:“学日语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过程中即使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也不应急于求成,每天定下具体的计划并按期完成,最后必然有所收获。”

“不去留学不等于学不到标准日语”

谈到现在有很多学生纠结是不是应该到日本才能学到正宗的日语,老师表示学习成果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是否努力。他见过一些在日本留过学的同学(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回国后给老师写一份贺年卡,都要请人帮忙。北京二外的老师也曾交流过类似的例子,有些毕业生没有去过日本,因为发音很好,当上了对日广播的播音员。而留学回来的人发音糟糕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如果没有条件去留学,千万不要因此而灰心丧气。

采访中刘老师说:“有了互联网,有了沪江网(hujiang.com)这样优秀的网站作为平台,今天学习外语的人真是幸福多了。日本的报刊、电影、电视剧、视频新闻都可以通过网络广泛接触,不出家门完全可以把日语学好。”沪江日语今后将继续为大家提供免费、最新的日语、日本文化信息,期待今后共同进步!

相关链接:

忆・住吉先生:河师大刘德润教授感念恩师

书讯:用日语讲的中国民间故事(日汉对照听读版)